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昨天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目前已完成,全面查清了我省各类地理国情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掌握了我省地理国情的“家底”。
此次普查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普查成果覆盖全省约14.01万平方公里,详实地摸清了全省地形地貌、地表覆盖、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全面掌握了安徽地理国情现状,首次获取了一套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地理国情数据。
此次普查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查清了我省地形地貌总体情况。我省总面积为14.01万平方千米,六安市面积最大,为1.8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3.13%;铜陵市面积最小,为0.1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0.79%。(2015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六安市面积仍最大,为1.5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1.03%;淮北市面积最小,为0.2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96%。) 本次普查根据地形地貌和水系格局,将我省划分为五大地貌单元,其中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区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
此次普查也查清了我省铁路与道路情况。我省铁路与道路路面面积为0.22万平方千米,铁路路网总长度0.39万千米。合肥市铁路路网累计最长,铜陵市累计最短。从铁路路网密度看,铜陵、合肥两市路网密度均超过50米/平方千米,亳州、六安、池州、安庆四市路网密度均低于20米/平方千米。公路总长度7.34万千米,六安市公路累计最长,铜陵市累计最短。城市道路总长度1.44万千米,合肥市城市道路长度最长,铜陵市最短。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胡霞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