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庄寨的密码,续写庄寨的故事,开展传统元素的运用、传统民居的流传、传统工艺的传承、传统信俗的重塑,永泰上下正在对庄寨的保护与开发进行策划、设计、整理,引入业态运营,展示、活化永泰古村落、古庄寨这两大特色资源,点燃、引爆乡村旅游,并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在仁和庄举办迎春笔会。张小雨 摄
东南网11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雪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吹响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号角。消息传来,永泰县委书记陈斌十分振奋,10月20日就主持召开有关乡村振兴战略与庄寨复兴会议,确定与中国乡村复兴论坛对接,于明年12月举办“中国乡村复兴·永泰庄寨峰会”,通过举办高端会议,加大招商引智力度,促进乡村建设与发展。
不久前,省住建厅公布了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永泰县28个村庄入选。加上第一批入选的17个,永泰县一共有45个省级传统村落,是全省获此称号最多的县。
除了45个省级传统村落,永泰还拥有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个中国传统村落、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在这些古村落中,体量巨大、分布广泛的古庄寨是一大特色。永泰庄寨不仅是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也是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更是传统乡绅文化弥足珍贵的载体。住建部传统村落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德胤说:“中国乡土遗产,福建第一;而永泰又是最丰富之一。”
把复兴古村落古庄寨作为振兴乡村的一个抓手,永泰县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坚持以文化为核心,挖掘庄寨文化的价值,把乡村古韵中的“乡愁”留住,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开创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文化支撑走得远
高耸云端的青云山,碧波荡漾的天池,天际倾落的瀑布,蜿蜒奔腾的大樟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永泰峻险秀丽的山水奇境。更为美妙的是,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营造出许多“天人合一”的古村落,古庄寨更是其中的建筑瑰宝。
永泰庄寨始建于唐朝,明清持续发展,晚清几乎遍及各村镇。历史上庄寨总量超过2000座,大部分惨遭损毁,扣除遗址和破坏较为严重的,全县现存较好的庄寨共152座,其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98座。
永泰县委书记陈斌说:“每一个古村落、古庄寨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它、挖掘它、利用它,把它发扬光大。”
为此,永泰县提出要求,本着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群众的原则,将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活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及民宿等新业态新模式,让历史遗存和当代生活共融,让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鸣,把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幸福家园工程、产业转型升级等有机结合,矢志不渝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古庄寨、古村落,蕴含着独特丰富的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为了让乡村振兴、让乡愁延续、让文明传承,永泰邀请专家提炼出庄寨中独树一帜的特色建筑元素,在此基础上融合现代建筑理念,拟出永泰新建筑风格,并形成格式化的建筑模式,在全县新建建筑中予以推广使用,力求几年内将永泰县打造成独具地方建筑特色的风情县城。
为了培养人才,还成立名匠传习所,在永泰城乡建设职业中专学校新设古建筑和手工编织专业,让传统建筑文化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