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为啥说“北上广深杭”?昨天杭州来了群神秘客人……


 
2017-11-8 19:40:02

浙江在线杭州11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振宇 黄宏)从去年起,就流传一种说法:“北上广深杭”。
  过去几十年间,凡说到一线城市,人们都会说“北上广深”。啥时候起,杭州突然具备了它的土著居民傅园慧所说的“洪荒之力”,硬生生挤进了一线城市阵营?这种“洪荒之力”又来自何方?
  昨天杭州有个很特别的大会开幕,名叫“2017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有一群神秘客人,专程来为杭州加持。从中,或许能看出杭州这个城市未来的底气。他们到底是谁?又说了些什么?记者今天要聊聊这事。 
  让NSA丢尽颜面的他,这么评价杭州 
  先说一个人:威特菲尔德·迪菲。
  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记者先讲几个和他相关的头衔:2015年“图灵奖”获得者、让NSA颜面扫尽的密码学家、现代密码学的开创者。
  对杭州,他昨天说了这么一段话:“这是我第一次到中国来,但这次旅行相当激动人心。”
  听完这些,还不了解这段话的分量?
  先从“图灵奖”开始。
  图灵是个人名,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全名是艾伦·麦席森·图灵。图灵奖是计算机领域最负盛名、最崇高的一个奖项。

【马丁·赫尔曼和威特菲尔德·迪菲(右)】
  崇高到了什么程度呢?前段时间,浙江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不惜重金,引进人才。排在首位的,就是这两个奖的获得者:诺贝尔奖、图灵奖。而且,各地给出的优惠政策,两奖获得者还完全一模一样。说到这里,大家想必已经明白这奖地位有多高了。
  威特菲尔德·迪菲是因何而获图灵奖的,中间大有故事。
  这要从40多年前讲起,当时的美国人在不断争论一件事:普通人究竟有没有必要拥有电脑?很多知名人物说没必要,IBM总裁托马斯·沃森说:“世界只要五台电脑就够了。”
  理由很简单:要是每个人都有电脑,那肯定会有只“手”伸进来,把那些私人秘密扒得一干二净,人们出于担心,肯定不愿电脑普及。这只“手”是NSA(美国国家安全局)。这个机构有多厉害,看过电影《全民公敌》或看过有关斯诺登的新闻,一定会明白。
  马丁·赫尔曼和威特菲尔德·迪菲都不信邪,搞起适用于个人电脑的密码来。结果没多久,他们收到了一封信,一个叫美国标准局的机构“送”了份“科研成果”来:一个计算机加密算法系统,密钥长度56位。美国标准局背后就是NSA,这是次示威,目的是告诉他们“别搞了,再怎么搞,也搞不过我们”。
  马丁·赫尔曼和威特菲尔德·迪菲表示呵呵,这太简单了。NSA也表示呵呵,我们全世界最牛,你们在吹牛。一年之后,这两人搞出了个全新的密码系统,让NSA大跌眼镜,从此颜面扫尽。
  原来,当时人们印象中的密码,只有一种:公钥。用我们熟悉的二战谍战片来说吧,当时人们想尽办法,不惜人命,想得到的是密码本。这种密码本就是公钥,要传递信息的双方,事先要先约好密码,信息传递者将信息换成密码组成的文本,信息接收者倒过来操作,就得到了信息。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史上,密码学占了很重要的比重)
  马丁■赫尔曼和威特菲尔德■迪菲在公钥上,又加了个私钥。人们传递信息时,先在线将信息加密,但接收信息者必须有仅归个人的私钥,才能收到信息,否则的话,他们收到的只会是一堆乱码。这个发明叫迪菲—赫尔曼协议。
  这个协议让NSA大吃苦头,40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他们还在动员最顶尖级的密码专家,寻找那极小的一丝丝可能,破解密码。甚至不得不低声下气,请求某些手机公司给他们开个“后门”,还时不时被媒体发现,被大大地臭骂一顿,每次都弄得灰头土脸。
  对我们个人来说,每天都用的电子支付、电商网站、邮箱、云储存等等,这些服务都依赖着基于迪菲-赫尔曼协议建立的连接。我们因此能放心使用电脑、手机支付。
  这么一个顶尖级“大咖”,第一次到中国来,就来了杭州,还给予杭州这么高的评价。杭州的“洪荒之力”来自何方,想必大家已经明白一些了。 
  对杭州做的这件事,他这么高度称许
  威特菲尔德·迪菲的称许,或许只能称得上“好看”,但接下来就要讲“好吃”的事了。
  前段时间,记者聊过正在杭州进行的一个“疯狂计划”:为这座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杭州城市数据大脑。
  今天的这个大会上,这个计划又被着重谈起。
  讲这事的人名叫高文,他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当选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士。

(建城市大脑,数字视网膜技术很重要)
  一个城市要建立城市大脑,存在哪些难题呢?
  高文讲了这几点:
  第一点是时间难对准。城市大脑收集信息的基础,是城市中各种各样的视频、数据,压缩后再送到云端处理。但每个摄像头,都有自己的时间,一旦启动,就按自己的时间在跑。时间长了,难免有很大误差积累,时间对不准,那问题就大了。
  第二点是位置难对准,现在摄像头在哪里,当初设置时,都是操作员用鼠标,在地图上点一下,实际位置可能差很大。
  第三点是数据传输的问题。不管视频、还是数据,为了尽快传出去,要进行压缩,一压缩,就没那么清晰,云端判断起来,难度就要大不少。
  第四点是计算速度,现在城市大脑的云端调动起来,只能同时处理两百个摄像头的东西。要是有成千上万个摄像头,怎么保证运算速度呢?
  这意味着,未来在这方面,有很大的需求。
  所谓需求,对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而言,是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对企业而言,是巨大的商机,更别说这么有潜力的一个产业。
  在高文演讲中,他认为,杭州目前已经走在前沿,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提议城市大脑应该“先在杭州落地,然后迅速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至于前景,高文非常看好。他说:“大家应该利用好这个天时地利,好好的把这一轮的人工智能,不管你是做研究的、开发的、产业的,好好的干一把。” 
  “好吃”的,还不止这一桩 
  现在说到杭州,很多人会立即想到电商、电子支付、互联网经济、云端技术等等。
  但是,难道就光这些吗?
  昨天,对杭州未来如何发展,杭州市副市长陈新华起了个“底”:以城西科技大走廊,城东制造大走廊为重点平台、扎实推进之江实验室的建设、加快打造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西溪谷区块链小镇、萧山万象区块链创新金融城、大江东航天航空产业园等一批未来产业级的集聚区和平台。
  昨天,就有一位重量级嘉宾谈到了杭州航天航空产业。
  他就是乌拉基米尔·伊萨延科,乌克兰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国家科学院院士。在前苏联时期,就将很大一部分航空航天产业放在乌克兰,比如说,一些飞机的发动机就在乌克兰生产,因此乌克兰的航空航天科研能力相当强。作为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乌拉基米尔·伊萨延科在该领域的地位可想而知。
  伊萨延科说,他在乌克兰时,就已经听说过杭州,这次到实地后,更亲眼看到了杭州的良好发展态势,让他坚定了与杭州合作的信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双方的资源利用和杭州发展潜力,开展一系列项目的合作,共同推进发展。”

(乌克兰航空工业实力强劲)
  为什么他会这么说?讲了这么一点,“这个城市优越的人才政策和人才生态,可以说实在是太好了。当我真正来到这里时,我才真正地体会到这里对人才的渴求和有力的保障,我相信有这样的人才生态作为保障。我们的项目已经有了50%的成功。”
  值得注意的一点,这些神秘客人并不只是演讲而已,事实上,他们还在行动。光记者知道的伊萨延科为例,他目前就在积极推进与杭州开展航空航天研究机构建设的合作,进行以航空航天为主导的多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先进技术的落地转化,吸引乌克兰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到杭州来创业。
  有了这些顶尖级神秘人物的加持,杭州未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其实,一句话就可描述清楚:非常值得期待。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