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南京出租车实施双计费,司机增收同时也担心更多人选择网约车


 
2017-12-17 15:58:55

 12月15日,南京出租车开始实施全天候全程双计费,首批计价器升级成功的出租车上路营运。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有乘客打到了计价器升级后的出租车,由于道路拥堵,原本30元的车费竟然翻了倍。不过车费虽然涨了,不少出租车司机却显得忧心忡忡。

  见习记者 吕洁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李娜

  遭遇大拥堵价格“翻倍”

  于师傅是一位从业多年的老出租司机了。12月15日,他率先完成了车辆的计价器升级。他告诉记者,当天他总共接了20多单生意,没有一位乘客对车价提出质疑。“实际上,我还省心了。”于师傅表示,以前,2元燃油附加费是单独打在车费总额后面的,经常有乘客提出质疑。“这回并入起步价后,计价器上的车费和实际所收车费一致,省了很多麻烦。”

  于师傅表示,总体来看,每单的价格与之前是差不多的,不过,也有一单比较“离谱”。一位乘客从南京南站打车到鼎新路,全程约10公里路,中间堵了45分钟,最终花了60多元。如果按照以前的收费标准,应该是30元左右。因为不可预测的拥堵,价格翻了个倍。不过,一天下来,于师傅表示,他也就多收了三四十元现金,净利润在20元左右。他认为,“其实大堵车的情况并不多见,大部分乘客都能理解。”

  而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司机”也表示,他曾进行过为期一周的双计费计价器测试,调价后对司机收入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如果全天在城区跑,比较拥堵,每天多收入的钱最多也不会超过50元。”

  网约车价格优势更明显

  如果单从起步价来看,出租车运改前后,价格没有变化,都是11元。滴滴快车、美团打车的最低消费都是9元,如果排除优惠券因素,两者的差别并不大,乘客选择起来,随机性更高一些。

  不过在拥堵的情况下,当前,滴滴快车与美团打车的时长计费均为最高0.4元/分钟,每5分钟2元。而普通出租车在平峰时期,每5分钟按照2.4元收费,早晚高峰则为3.6元。如果拥堵时间较长,价格差异就更为明显。

  而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滴滴快车每天都有不同幅度的现金券发放,美团也有折扣券,每单优惠幅度在5~10多元不等。

  这样一来,网约车与出租车相比,价格优势非常明显,乘客在选择时,几乎就会一边倒地选择网约快车。

  出租车司机忧大于喜

  “说实话,开心不了。”出租车龚师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一周之后自己开的出租车也将更新计价器,总体感觉忧大于喜。他表示,之前有不少乘客面对网约车的各种优惠,还是偏向出租车的,毕竟出租车招手即停、熟悉路况,但是,“这两天有乘客听说现在堵个车,车费还会跟着往上涨,都表示以后要打网约车了。”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出租车司机跟龚师傅的想法差不多。“假设乘客要到新街口,在长江路路口堵了,多数乘客都会要求下车,而我们还是堵在那里。”一位出租车司机坦言,网约车对行业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几块钱就能打个车。一边是网约车的各种价格优惠,另一边是出租车实施全天候全程双计费,那些习惯打出租车的乘客,会不会就此流失掉确实很难说。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