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居民到饭店就餐不必担心餐具有没有消毒;到家门口小诊所看个头痛脑热,不用怀疑这是黑诊所;餐桌上用的塑料制品,不用担心是医疗垃圾回炉造的……我们吃得安全、用得放心,这一切是因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在护佑着我们。
近日,江苏省卫生监督所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点工作总结评估会在南京召开,这项制度通过评估后将在全国范围内被应用推广,更好地帮助卫生监督员护卫人民健康,服务经济发展。
高低版本,按需随意切换
“卫生监督工作与老百姓美好幸福生活息息相关,但过去卫生监督执法常常面临许多尴尬。”据省卫生监督所所长时玉昌介绍,比如在执法时,证据不能及时固定,让不法分子逃脱制裁;或者执法程序,受到被执行对象的质疑,等等。
然而这一切在江苏都成为过去时。今年1月,江苏省卫生监督所被国务院确定为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点单位。试点以来,省卫生监督所完成行政许可320件、行政检查504件、行政处罚13件。协作单位配合验证执法全过程记录相关制度和信息系统,完成行政检查918件,行政处罚94件。
“所有被执法案件无一例被质疑、投诉,实现完美收官。这充分显示出执法全过程记录的优越性。”时玉昌介绍,为搞好此次试点,多次请专家反复研讨,最终形成高配版和标准版蓝本的思路,并在试点过程中反复微调、完善,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卫生计生行政执法蓝本。其中,高配版适用于硬件装备、信息化能力较强的地区,标准版适用硬件装备相对薄弱、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小小终端藏海量信息
卫生监督执法,涉及到12部法律、39部行政法规、100多个部门规章制度。时玉昌介绍说,在卫生执法过程中,要求执法人员都能熟记熟背,难度不小。而如今,9大专业类别近50万字的检查规范用语和题库全部嵌入手持移动执法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可以对照检查事项直接勾选相关内容,节省检查时间。
“这套系统装在执法人员手机内,执法的环节、流程、路径,执法用语、执法文书等全部标准化。”时玉昌说,不仅如此,行政处罚系统内电子签名、签章功能也一应俱全,并自动生成带有签名、签章的执法文书,执法完毕自动生成文书,并现场自动打印,缩短了反复签字和盖章的时间。这提高了执法的质量和公信力,还统一了全省卫生计生监督机构信息标准,实现了执法信息标准化。
从源头上防控廉政风险
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要求对关键环节进行音视频记录,执法人员在镜头下执法,减少执法行为的随意性,倒逼其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减少执法全过程记录的随意性。
由于行政执法全领域、全范围、全流程记录并不可删改,真正实现卫生计生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切实杜绝关系执法、人情执法、选择性执法等暗箱操作行为,从源头上防控廉政风险。
时玉昌说,一年来,江苏省卫生监督所按照国务院法制办提出的目标要求,以打造行政执法新标杆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模式”。高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