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桐”,在许多上海人的记忆里,是个浪漫的代名词。然而,“梧桐”产生的飞絮在每年的四、五月,让不少上海市民感到困扰,随后又被遗忘。年复一年。

今天,让小编带你一起真正认识下这位熟悉又陌生的伙伴,扒一扒它的传奇身世。

科普篇
人家其实不叫梧桐
梧桐在百度百科上的名片是这样写的:“锦葵目梧桐属,一种落叶乔木。嫩枝和叶柄多少有黄褐色短柔毛,枝内白色中髓有淡黄色薄片横隔……原产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尤以长江流域为多……”
然而,此梧桐非彼梧桐。上海市民口口相传的“法国梧桐”,和法国并没有关系,其实也不是梧桐,学名为“二球悬铃木”,属于悬铃木科,悬铃木属。上世纪20年代,法国人在上海大量种植了这种树木,因其叶片和梧桐相似,才在市民口中演绎出一片法兰西风情。
除了“二球悬铃木”,还有一球悬铃木和三秋悬铃木,所谓“几球”就是指果枝上通常有几个球形果序,也就是“悬铃”。一个球形果序由600-1400个小坚果组成,每个小坚果上都有差不多3000根果毛,每个球果就有差不多200万-400万根果毛在迎风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