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晚,上海歌剧院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在黑龙江大庆上演。与此同时,一场交响音乐会正在浙江龙泉上演。一北一南两场精彩演出为上海歌剧院“魅力中国红”全国大巡演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一为期43天的大巡演从山东临沂启程,途径17个城市。上海歌剧院全院300多人通力协作,接力演出38场。

《国之当歌》徐乐娜摄
“魅力中国红”巡演带向全国的作品,既有演出逾百场的红色题材音乐剧《国之当歌》、充满江南风情的原创现代舞剧《早春二月》,也有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等多部中西方经典交响。这一次红色风骨、江南风情、海派风格的集体展示,一路收获掌声无数。

原创现代舞剧《早春二月》 祖忠人摄
原创加经典,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音乐剧《国之当歌》聚焦“人民音乐家”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过程。在山东临沂、济南、烟台,《国之当歌》每到一处,总能出现台上台下激情澎湃,共唱国歌的情景。东北是义勇军的诞生地,《国之当歌》在大连、吉林和大庆的演出,引发了当地观众的情感共鸣。当演员唱起东北民歌《摇篮曲》,台下的观众都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国之当歌》不仅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也为全国各地的观众打开了一个了解上海的窗口。剧中扮演黎锦晖的陈朝宾说:“在故事的前半段,人们可以看到上海的车水马龙、里弄生活,看到警察局长、包租婆、码头工人、歌女等形形色色的人物的生活,在舞台上还原了一个老上海。”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北大演出 卢正文摄
在欢庆120周年校庆的北大,上海歌剧院以近200人的强大阵容一连带来三台大戏,掀起此次巡演的高潮。《国之当歌》演出时,歌剧院工作人员特别向观众发放了1500面小国旗。演出结尾的大合唱,观众席成为一片五星红旗的海洋。现代舞剧《早春二月》由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团长王媛媛编导,首次在北京亮相,就以江南人文气息俘获了北方观众的心。舞台上,一个拱门、一块假山、一片树影就勾勒出江南的早春风光,创造性的现代舞肢体深刻刻画人物内心,带给观众无限的遐想。为北大演出压轴的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亲自执棒。“贝九”是上海歌剧院的保留曲目,多次在海内外上演。乐团用高水平的演绎赢得了北大年轻观众的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