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 李树德(右二)介绍他创作的电影海报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65岁的李树德带着由他主创,并和几位老一辈影院美工同完成的巨幅手绘电影海报登上舞台。伴随他们的是鲜花、掌声以及全体观众和中国电影人的致敬。影院美工,这个已经消失的行业,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李树德和施元祥在上海大剧院的后台用水粉颜料绘制电影海报《碟中谍3》,海报不仅要体现电影的紧张氛围和明星的风采,还要融入电影拍摄取景地上海的城市元素。整幅海报约6米长,4米宽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刘歆 摄
上世纪90年代是电影海报的黄金期。2000年后,各种炫目的电脑海报渐渐取代手绘海报,影院美工这个职业便开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上海还能提笔作画的老一辈电影美工只剩下十几人。

李树德创作的6平方米大的《青海湖畔》巨幅手绘电影海报在上海中心大厦119层“上海之巅”观光厅展示 种楠 摄
李树德说,鼎盛时期,上海共有近200名影院美工。如今,只有通过李树德收藏的数百张海报翻拍照片以及档案馆中为数不多的复制品,才能感受电影海报的视觉震撼,领略手绘电影海报的辉煌。翻看这些海报照片,不仅有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革命历史题材,也有成龙、施瓦辛格、狮子王等明星和大片。
李树德说,手绘电影海报的兴衰,折射了电影事业的发展和变迁。我们见证了电影手绘海报最后的辉煌,希望这段记忆能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和一个时代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