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闭馆315天后,良渚博物院华丽蝶变


 
2018-6-23 23:13:37


  浙江在线6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马黎 通讯员 郭楠/文 敖彬伟/摄)闭馆提升改造315天之后,6月25日下午1点半,良渚博物院即将重新开馆,朋友圈的打卡圣地又回来了。

  蝶变。记者在重新亮相的三大展厅泡了几天,感受到的是这两个字。

  良渚博物院是10年前开馆的,如今过去了10年,而这10年,恰是良渚考古发现最多,理念革新,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越来越高10年。

  而今,三大展厅常设展的主题和内容,全部更新。从数字上最容易看出变化。2008年前,展品400多件(组),2018年,达到了600多件(组)。而除了良渚博物院藏品外,有一百多件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博物馆、余杭博物馆等单位的藏品,都是最近10年的考古新发现。

  昨日,本次良渚博物院总策展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院学系教授高蒙河,带着记者提前探营。

  展柜的玻璃,拍照不反光

  走进博物院的第一感受:明亮,安静亲和,眼睛非常舒服。

  往常我们很习惯一种博物馆的光线,暗暗的,神秘的,有时候整个展柜都是黑的,人走过去,感应灯才会亮起。

  “有些人认为古部落、原始人是很落后的,灯光效果就要做得黑黢黢的,搞得很神秘。实际上,那时,我们的良渚文明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我们想追求一种亮亮堂堂的展示效果,展览的用光,既要与我们的文明相匹配,又要符合现在国际博物馆的潮流。”高蒙河说。

  可能你会问,这么亮的灯光不会对文物造成影响吗?

  高蒙河解释:“我们的文物基本都不是有机质的文物,不是书画,也不是丝织品,这些都是无机物,陶器、玉器,不怕灯光。”

  说完第一观感,我们再说第二观感。

  这次600多件文物所用的展柜,有一个明显功能:低反射玻璃。你走近它的时候,不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拍照的时候,不用怕有反光。尤其是玉器展厅的四个独立展柜,启用了目前国际先进的德国“汉氏柜”,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埃及国家博物馆一些珍贵的藏品,都用到了它。

  效果好不好?记者亲身体验了一下,拿着手机对着玻璃,根本不用调角度,随便拍,一点没有反光,柜子毫无存在感,像是直接对着文物拍一样。

  文物的讲解词也很细致,都做了3个版本:观众版、专家版、少儿版。这些都是过去没有的,博物院在这些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

  不设定线路,用“物”来说话

  说完了大观感,我们再来说说展品。

  记者来之前,本来准备写一个观展攻略,但一走进就发现,馆内没有任何明确的展路,或者是箭头引导你去看哪个展厅。

  高蒙河一笑:“这次我们吸收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自由观展,不给观众规定和设计路线,给大家自由的观展空间。”

  他说,这一次展览,基于10年来的考古发现,不但搞清了良渚古城的格局、功能、属性,甚至还发现了外围大型水利系统。所以,这次展览是集良渚考古80年,特别是最近10年考古成果的一次集大成展览,而且是良渚考古发现第一时间、第一手资料的展示。

  三大展厅常设展的主题就是: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这句话,就刻在了大厅迎面而来的大照壁上,简洁,有力——一进来就把得到国际主流学界肯定的结果告诉你,然后是问题式的导入,走进展厅,你会看到各种问题,良渚在哪里?良渚有多久远?良渚遗址是谁发现的?

  高蒙河说,现在这3个展厅,是把这10年的研究成果,用事实来说话。

  事实是什么?是物。这次改陈中,博物院在形式设计上,特别强调要用考古发现的实实在在的“物”来说话,而不是通过辅助展现的方式,比如造景或人物雕塑。

  良渚遗址的“物”有两种。

  一种是包括古城水利系统这样遗迹性质的,通过遗址现场的照片和模型来展示。另一种就是具体的实物。良渚遗址目前出土的陶器、玉器、石器、骨器、漆器等,都有全方位的展示,“而且没有漏项,以前没有按照这么全面的分类做过。以及,观众不但能看到形态,还能知道它的功能——器物在当时整个文明进展过程中有什么作用。”高蒙河说。

  另外,这次还加入了大量科技考古的成果。比如漆器的厚薄,一层一层髹(xiū)漆工艺的过程,都用考古实验数据的方式告诉你,进行全信息解读。

  “黑科技”带你穿越5000年

  除了用物说话,要细致了解5000年前的良渚人的生活,还需要大量辅助设备,这次新馆打造,甚至还用上了“黑科技”。

  很多人对良渚墓葬有兴趣,但墓地没法搬到展厅里。这次在博物院的“良渚古城”展厅里,记者看到反山王陵9个墓葬,以及墓葬里的器物——虽是微缩版,但十分逼真,细节无差。

  这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3D打印技术,在展厅也被大量用到,包括墓地、宫殿区、作坊区,这在目前国内博物馆的展陈中很少见。尤其在钟家港作坊区里,你能看到各种有趣的人,睡觉的,偷懒的,玩儿的,钓鱼的,做玉器的,做木头的,做陶器的,都用3D打印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古人生活场景。

  三大展厅全部细致地看完,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而这中间,记者数了数,一共看了12条多媒体影片和投影,分别讲解良渚遗址各个区域的故事和知识。但高蒙河说,如果线上线下加起来,有20多个多媒体展示,98%的片子都是重新拍摄的。这也是过去没有的。

  其中,最炫酷的大片,莫过于“良渚古城”展厅新增的球幕影院,会循环播放一部10分钟的解读良渚古城及其外围水利系统的影片。

  和常规影院不同的是,影厅里没有一排排座椅,而是摆上了几个可爱的懒人沙发,一场只能容纳25人。所以,博物院会每天在总台发号子,每隔半小时一场,每场25人。

  最戏剧化的一幕,同样出现在这个展厅。

  5000年前的良渚人,男女老少正在劳作;边上,三位考古队员,拿着手铲,发掘、测绘。

  5000年的时空穿越,在一个博物馆里完成了。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