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山东:多措并举守护路畅民安(法治头条·平安中国调研行③)》的文章,介绍了山东多地整治交通的各种措施。文中重点报道了济南打造“数创中心”,用“会思考的信号灯”服务交通参与者。
汽车保有量1953万辆、机动车驾驶人2804万人,2017年,山东的这两个数字已经分别排到了全国的第一、第二位。2017年,山东省高速公路流量同比增长12.6%,突破4.53亿辆次,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全省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73%。今年上半年,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创历史同期最少。
这“一增一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记者日前赴山东进行采访。
治超“零容忍”
超速这个曾经突出的事故隐患得到了有效控制
“超限超载,危机四伏。”山东省交管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该省高速公路较大以上事故中,涉及货车的占比高达71.4%,在所有高速公路亡人事故中,涉及货车超限超载的占比达20%。
不少货车司机把超载归咎于市场压力、货主催逼等。“超限超载治理要求高、难度大,民警在执勤执法中常会遇到不配合、挑衅谩骂甚至暴力抗法的情况。”山东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田玉国介绍,2017年该省通行高速公路超载车辆同比下降51.4%,“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严重超载违法‘零容忍’。”
自2016年9月以来,山东对所有超载车辆一律卸载,责令6513辆非法改装车辆恢复原状,约谈重点车辆运输企业300余家。2017年,山东高速公路交警部门共查处货车超载15.7万起。
这样的“零容忍”剑锋所指不只是“超载”,人们感受同样明显的还有治理“超速”。
山东省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地貌,部分高速公路坡道、隧道、弯道密集甚至相互连接,极大增加了超速引发事故的概率。山东通过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全覆盖,建成并投入使用高清视频监控、占道抓拍、可变信息标志等科技设备1万余套,对省内高速公路交通违法全时空、全时段发现与抓拍,形成“上高速有违法,下高速受处罚”的查处模式。
系统启用以来,全省因超速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连年下降,目前平均每处测速点抓拍超速数量占通行量比不足1‰。“换言之,目前山东99.9%的高速公路通行车辆已不超速,超速这个曾经突出的事故隐患得到了有效控制。” 山东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政委刘福宏说。
会思考的信号灯
智慧交通为管理插上翅膀
在济南市交警支队的大楼里,有整整一层都被改造成了该支队的“数创中心”:AI联创工程技术部、静态慢行交通云平台、交通智信公众参与融平台、警务督察平台……在济南,科技应用已经深入到交通管理的方方面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