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出身于兴化农村的我,能够成为一名市委书记倍感珍惜和责任,而我最大的愉悦就是希望能为老百姓干成点实事。”记者面前的勾凤诚,如其名,坦诚而率真。2016年6月,勾凤诚任职高邮市委书记,两年来,他敢担当善作为,根据高邮实际,以“三服务”为抓手,激活企业家和干部队伍,提升民生短板,这两年,高邮各项经济指标,民生事业在苏中全面赶超,奋发有为的干部也能得褒奖,有实惠,受重用。
敢担当,市中心“伤疤”抹平了
“勾书记刚到高邮不久,就打了一场漂亮仗。”高邮镇党委书记李深红对于2016年9月那次拆迁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那块地位于高邮市中心,可以说是城市的“伤疤”,周围群众意见很大,政府也谈了很久,法院也判了,但所有者一亩多的面积要价太高,拒绝交地,没想到勾书记上任刚两个月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当时拆迁现场围满了群众,结束时,所有人都热烈的鼓掌。
趁热打铁,离这块地不到一公里的地方,邓桥二巷改造过程中,因为居民无理阻工,一根电线杆无法下地长达两年,勾凤诚也主动推进,顺利地拔掉了这个钉子,连续几场硬仗,让高邮干部群众对于新书记有了敢于担当的认可。
信访积案是各个地方面临的难点,但勾凤诚却迎难而上,主动排查解决历年的积案。去年9月份,高邮市明确了40件信访积案,勾凤诚专门与有关同志对10件最难信访积案逐一研究。在共同努力下,叶小林等6个问题先后画上了圆满句号。在他的示范下,高邮市领导对于信访积案一月一会办,市委督查室“一月一通报”,累计化解24件,化解率达60%。2018年,又将未化解的16件,以及重新梳排的22件,继续交由市领导包案化解,勾凤诚又主动负责起2件最棘手的信访问题。
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同样考验着“一把手”的担当和智慧。到高邮工作前,勾凤诚是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的党工委书记,作为扬州城市的生态中心,这里的发展面临着用地和规划的掣肘。生态科技新城纪工委书记吴俊告诉记者,当时勾书记要求上下“着眼长远利益、坚守底线思维、大胆解放思想”,他自己研究国家政策,敏锐的发现,虽然没有用地指标,但国家提倡将旧厂房、旧民居改造成旅游文化设施,于是在万福片区改造中,通过改造利用旧厂房、旧民房、旧学校等在手资源,竟然打造出一个集宾馆、温泉、城市书房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片区,为后续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如果什么事情都一帆风顺,就不存在什么担当了。”勾凤诚告诉记者,所谓的担当,就是突破常规,主动作为,我始终坚信,只要为了发展、不为私利,组织才会认可你;只有一心干事、干成干好,老百姓定会认可你。
善作为,让企业围墙之外无难事
江苏豪纬集团董事长郝炳和没想到,为了他的企业能够和中电海康顺利合作,市委书记亲自带着所有分管领导前往浙江,上门拜访,促成了新项目的落地。一年多过去,他的企业从1亿多元的产值增长到今年预期的5亿元,更重要的是,高邮传统的灯具产业就此种下“智能路灯”的种子,一个百亿级的产业序幕也就此开启。
初来高邮,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勾凤诚发现高邮企业的特点比较鲜明:个数多,体量小,质态总体不错。但企业家也拥有高邮人一个普遍的特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我觉得,这些企业有厂房、有产品、有市场、有品牌,唯一缺的就是干劲。所以来了以后,我反复思考,如果把这些企业的内在动力调动起来,他发展的蓬勃力量很快就会显现,所以我当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服务企业,围墙内的事企业管,围墙外的事政府办的要求。”
在他的推动下,高邮市推行项目审批代办帮办制,坚持乡镇代办、部门帮办、政务中心督办。2016年9月以来,该市13个乡镇(园区)、41个政府职能部门全都配备项目代办员和帮办员,近200名干部脱下“官帽子”,当起“店小二”,代办帮办审批事项,真正做到了“企业动动嘴,干部来跑腿”。
不仅如此,他还不断创新服务企业的新路径。去年1月,高邮市委、市政府召开企业家发展大会,企业家成为大会主席台贵宾;今年第一个工作日,在13个乡镇(园区)同步开展“向企业家报告、听企业家意见、请企业家评议”活动。出台《关于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意见》;开展企业家培育三年行动,政府买单分层分类培训企业家。去年7月份,建立了市镇两级“我是u2018店小二u2019”微信工作群。企业若有急事,只需在群中“一对一”直接“喊话”,“@”一下领导、相关部门即可,既简化了手续,又节约了时间,这样的“点单式”服务让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办事效率呈“几何级”提升。“点单式”服务推出后,不仅大幅提升了企业对政府服务的认可度,也让市委、市政府在企业间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