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浏览正文


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来上海培训唱歌了


 
2019-7-11 2:17:22

少数民族声乐课开班了。今天上午,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少数民族声乐人才培养”项目开班仪式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据悉,这是国内首届针对少数民族声乐培养的专业研修班,首批35名学员将在为期2个月的学习中探索当今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与传统少数民族民间演唱融合。

  85岁的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常留柱,年轻时支援西藏,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奋斗20余年。脍炙人口的《北京的金山上》曾经被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唱红神州大地,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它的首唱者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常留柱,是他发掘了这首西藏民歌并进行了改编,让更多人听到并得以传唱。常留柱教授是参与此次“少数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培训教师之一。

  记者注意到,参与培训的25位教师有些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有些有去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生活的经历。据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林在勇介绍,上音是中国最早开始培养少数民族声乐人才的专业高等院校,早在50年代中期,老院长贺绿汀就提倡要向少数民族音乐学习,1958年上音曾开设专门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民族班”。

  “民族班可以说是这次研修班的前身,而这期间已走过了一甲子。”林在勇有些感慨,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上音声乐歌剧系在少数民族声乐表演教学方面成果丰硕,涌现出了以王品素、胡靖舫教授为代表的诸多民族声乐教育家,培养出了以才旦卓玛、何继光、阿孜古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少数民族声乐表演领军人才。

  记者了解到,首批研修班的35名学员,来自19个不同的民族,有彝族、藏族、维族等。大家在开班仪式上穿着民族服装济济一堂,好不热闹。从云南赶来的张龄之是傈僳族,已经从事十余年的声乐演唱了,参加此次培训班,希望自己提升在声乐表演上的专业素养,把民族音乐介绍给更多人。

  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杨赛也是此次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他告诉记者,研修班从近四百名报名者中根据音乐水平、学历等因素挑选了了35名学员。“学员本身是要有音乐潜质和天赋的,经过我们科学培训,帮助他们跟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对接,即保留少数民族’非遗’和’原生态’演唱特性,又能促进少数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的对话交流。”

  《少数民族声乐表演人才培养》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承办,项目负责人为杨学进教授。项目课程拟设、“声乐教学”“综合艺术表演”“民族民间音乐理论”“少数民族音乐分析”等四大课程版块;以“专题声乐教学”“主题讲座”“舞台实践”“建立音响档案”为培训模式。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高温天气催热夜经济!申城暑期“旅游外卖”活跃,
·上海气温直冲40℃,这些天用冰箱时,这些细节千万
·2024沪港城市更新研讨会召开,探寻高质量发展“最
·燃动艺术之夏!上海文化广场迎来音乐剧盛宴:四部
·共赴一场夏日狂欢!“苏河清梦·舟游市集”梦清园
·因对磨骨整容效果不满,上海女子持刀划伤医美中介
·上海女子独自徒步希夏邦马雪山失联10天,当地警方
·8月2日22时,上海北横通道东段主线试通车
·新虹街道这里提前竣工!周边居民和商家自此告别困
·申城夜公园人气旺 和平书院里享清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