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
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实现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下好长三角一体化“一盘棋”,是无锡的重大政治责任;立足全域一体对接上海龙头、促进城市互动,形成和放大集聚效应,是无锡的重大发展机遇;破除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更好发展,是对无锡的重大现实考验。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
无锡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一点居中、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
●两带联动、沪宁发展带和宁杭发展带相互呼应
●十字交叉、东西沿江交通线与南北连接线纵横贯通
无锡有良好的发展态势
锡澄锡宜一体化实质性推进,全域一体化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全市上下要强化共识、统一行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建设,努力把我市“不可多得”的优越性,加快转换为“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在落实国家战略中担当重要职责、发挥独特作用、作出无锡贡献。
努力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核心区
坚定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
在长三角产业发展格局中
找准定位、协同联动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以“造链、补链、强链、延链”工程
为主抓手
推进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培育物联网、高端装备、新能源、高端纺织服装、集成电路等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加快培育高端软件、节能环保、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特钢等5个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
加快培育5G产业、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两机”产业、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等5个高成长性的产业集群
构筑
特色鲜明
自主可控
具有核心竞争力
的强劲增长极
努力建设长三角技术创新先导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
主动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圈
务实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大力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创建国家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深远海装备国家实验室暨深海空间研发基地、国家级特色工艺与先进封装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一批研发高地
积极建设国家车联网先导区、东南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省智能计算与传感技术创新中心、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等一批创新载体和平台
使无锡成为
若干重要领域技术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
的策源地
努力建设长三角绿色生态标杆区
推动环境共同保护、生态协同治理,在太湖生态保护圈建设中带好头,重点抓好大拈花湾、太湖生态清淤畅流活水、藻泥干化焚烧处置等生态项目建设,实现无锡水域水质总体好于全太湖。
在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中作示范,强化长江岸线管理,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把长江江阴段率先打造成为水清、岸绿、景美的绿色生态廊道
在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中当标杆,建立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实行生态优先的差异化考核,推动宜兴引领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单位GDP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使无锡成为“十三五”期间全省地表水优Ⅲ比例提升幅度、PM2.5年均浓度下降幅度、固危废处置新增能力最大的城市
努力建设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区
1
围绕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定位
建强有形枢纽
建设长三角区域性枢纽机场,推进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改造升级,发展以空港为中心的集疏运体系
建设全国性铁路枢纽,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南沿江城际铁路、苏锡常快线和锡澄S1线、锡宜S2线建设,启动规划新一轮地铁建设
建设区域性物流枢纽,加快苏锡常南部高速等一批骨干路网建设,把无锡(江阴)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力促江阴第二、第三过江通道2020年开工
围绕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定位
建好无形枢纽
着力推进5G、IPv6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城市大数据中心二期工程
努力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重要节点城市
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公共数据开放,在打造数字长三角中走在前列
围绕上述“四个区”的发展定位
要加快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研究制定落实国家《规划纲要》
和省《实施方案》的无锡意见
推动无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尽快“开题”
(本频道联合编辑:长三角在线 csjonline.cn 和上海在线 shzx.com)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