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网8月2日消息:上海正全面进行全市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逐步消除“城市蜘蛛网”。随着徐汇区肇嘉浜路沿线电力架空线拆除工作开始,一段沉睡近30年的人防工程再次露出真容。

在肇嘉浜路绿化带下方,有一段上海市政总院于上世纪70年代设计并建设的防空洞。这段长约3.5公里的防空洞,内部生活、医疗、军事等设施齐全,是当时上海规模最大的两条人防通道之一。

资料图
随着国际关系的缓和,这段人防工程被废弃,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借着架空线入地的契机,上海市政总院“就地取材”承担起肇嘉浜路人防工程修缮改造重任。

作为首例在老城区实施的综合管廊项目,位于徐汇区肇嘉浜路(天平路~大木桥路)中央绿化带下方的肇嘉浜路人防改造是城市地下空间功能转型、综合利用的一次示范,也是统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的一次尝试。

图为改造前
原有人防为砖墙加预制拱顶结构,经历了近50年的地下水侵蚀和周围环境变迁的扰动,虽说结构基本完好,但需经修缮加固才能正常使用。
最终确定采用自承式支架加钢丝网聚合物砂浆的内部修缮方案,给通道装上新的“骨骼”和“肌肉”。



智能监测系统和高压细水雾喷淋系统。
管廊建成后,可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对管廊的入侵管理、消防报警、内部环境、管廊结构健康等进行全面监测,保证管廊本体及廊内管线安全受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