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沈洁 许竹)8月30日,由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协会、江苏省版权局指导,上海市版权局、浙江省版权局、安徽省版权局、南京市版权局支持,江苏省版权协会主办,江苏省版权研究中心、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承办的“长三角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南京召开。中宣部版权局领导、三省一市版权界领军人物、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交流,贡献智慧力量,共同探讨长三角版权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
据了解,本次论坛聚焦长三角版权产业高质量和一体化主题。据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省电影局局长焦建俊介绍,长三角三省一市版权领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2009年4月,在上海市局倡议下,首次长三角新闻出版版权协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去年8月,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又签署了《关于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出版和版权发展的框架协议》,蓄势打造长三角出版和版权产业发展高地。在今日上午开幕的第二届江苏(南京)版权贸易博览会上,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版权局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共同营造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场环境合作协议》。
会上,中宣部版权管理局社会服务处处长许炜作了主题为《新时代的中国版权产业》的演讲,他表示,中国版权产业的发展工作以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严格保护、促进发展为主要方针。严格保护和促进版权产业发展首先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法规制度,其次是加强执法力度,此外,还要给版权产业提供一个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打造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和版权授权展会体系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业务主管邓玉华作了主题为《用好国际制度资源 助力版权产业发展》的演讲。她对中国版权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关注跟踪国际形势,引导国际规则发展;企业要开展一些权利的清算和审计,做好企业资产管理;强化版权运用,最大程度释放市场价值;巧用国际制度,构建快速高校国际保护机制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明德作了主题为《我国版权保护面临的几个问题》的演讲。人工智能是作品吗,有著作权吗?他认为只有人创作的才叫作品,不是人创作的,机器生成的最多叫材料,不叫作品。讨论这个问题,离开了人去谈作品,去谈独创性,是一个错误的方向。李明德对司法当中存在的有争议的版权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指导法院作出正确的判决,保护版权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庭长、二级高级法官姚兵兵作了主题为《使用作品如何防范版权侵权风险》的演讲。他选取了几个日常在现阶段互联网条件下最容易发生争议的现实案例,分析了哪些情况下是属于侵权行为。他强调,不管使用谁的作品,除了著作权法22条当中所谓的权利限制之外,所有的都得经过权利人许可,这样才能合法正当的去使用。
本次论坛还进行了“企业版权运营与企业发展战略”主题研讨。来自腾讯、金山办公、上海柚柚文化、咪咕和马鞍山百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五位嘉宾分别作了主题演讲,分享了企业版权运营的经验,交流了版权保护的方法。
据悉,近年来,三省一市在版权创造、保护、运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版权执法走在全国前列,版权服务为全国探路,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江苏省2017年版权产业增加值为7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7%,总量占当年全省GDP的8.57%;核心版权产业增加值46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23%,总量占当年全省GDP的5.47%。长三角三省一市,已成为我国版权产业实力和竞争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此次论坛的召开必将推动长三角区域版权产业进一步强化“一体化”意识、凝聚“一体化”共识,进一步加强交流互鉴、深度合作,从而加快形成长三角版权产业整体竞争优势,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