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浏览正文


长江口大闸蟹苗汛“爆发” 产苗量恢复至上世纪60年代水平


 
2019-9-26 11:22:28

 一度衰竭的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蟹苗数量与规模,已恢复到上世纪60年代的丰产水平,每年5月长江口蟹苗“爆发”时,甚至蔓延到黄浦江。在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实现长江口河蟹资源的极大恢复,成果来之不易,成为国际上恢复水生生物资源的一个成功范例。这是记者从前昨两天在沪召开的首届国际渔业科技与创新大会上获得的信息。

  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长江口是中华绒螯蟹最大的天然产卵场。每年10月,长江中上游的成蟹向下游洄游,12月至次年2月在长江口抱卵。蟹卵在3至5月间孵化,幼体发育成幼蟹,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生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刘鉴毅说,长江口大闸蟹产苗量最高年份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年产苗量多在50吨以上。随着长江开发与资源利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濒临消失。上世纪90年代开始,长江口产苗量锐减,至2000年后萎缩至仅数吨。

  为恢复长江口水域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和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的组织协调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协同攻关,构建覆盖长江下游至河口1.2万平方公里的河蟹资源环境监测网络,获得长期的、连续的第一手数据资料,首次实现亲本蟹洄游路径和繁育场范围10米级精准定位。2003年起,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庄平带领的研究团队,每年持续不断增殖放流大闸蟹亲本,数量在数万只至10余万只。同时,研究人员还为放流的亲本大闸蟹带环、贴标及固定声呐标记,通过监测回捕掌握蟹苗数量、活动范围和位置等。研究团队创建“漂浮湿地”,中华绒螯蟹在长江口早期洄游阶段得以在“湿地”栖息、躲避侵袭和摄食,显著提高蟹苗成活率。近年来大闸蟹产卵率逐步提高,2017年长江口蟹苗资源量达67吨,此后几年基本稳定在这一水平。

  国际渔业科技与创新大会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美国环保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承办,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协办。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高温天气催热夜经济!申城暑期“旅游外卖”活跃,
·上海气温直冲40℃,这些天用冰箱时,这些细节千万
·2024沪港城市更新研讨会召开,探寻高质量发展“最
·燃动艺术之夏!上海文化广场迎来音乐剧盛宴:四部
·共赴一场夏日狂欢!“苏河清梦·舟游市集”梦清园
·因对磨骨整容效果不满,上海女子持刀划伤医美中介
·上海女子独自徒步希夏邦马雪山失联10天,当地警方
·8月2日22时,上海北横通道东段主线试通车
·新虹街道这里提前竣工!周边居民和商家自此告别困
·申城夜公园人气旺 和平书院里享清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