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剧照
东方网记者王永娟9月29日报道:昨晚,上海沪剧院原创红色剧目《回望》在美琪大戏院上演,剧中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献身精神感动了在场观众,他们眼含着泪花为表演献上热烈掌声,感叹共和国披荆斩棘一路走来的不易。
“《回望》以及将于30日上演的《芦荡火种》,这两部剧是我们向新中国70华诞的献礼,希望用上海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祝福。”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表示,沪剧创作一向以现实题材为主体,而且特别受欢迎,比如《芦荡火种》《红灯记》都是跨时代之作,几十年来常演常红,常演常新。国庆前期,《回望》《芦荡火种》已经在大学校园、郊区等进行了多场演出,“希望以红色剧目的系列演出,来表白沪剧人一颗火热的心,向祖国母亲献出生日祝福,同时,也以此致敬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回望》剧照
本次在美琪大戏院上演的《回望》和《芦荡火种》两部作品分别由上海沪剧院演员中的中流砥柱和优秀青年演员担当主演,展现了沪剧院在经典剧目传承和人才梯队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回望》剧照
大型沪剧《回望》由著名编剧赵化南根据王愿坚小说《党费》改编,由洪豆豆、金世杰、吴嘉倩、陆敏、钱莹、丁叶波、施佳杰、朱麟飞、韩朝群、陈丹妮等90后优秀青年演员,以及00后青年演员江紫珊、10后小学员何凌芯共同出演。
而这部剧也是上海沪剧院当年献礼建党90周年之作,当时名为《生死对话》,由茅善玉、钱思剑等沪剧名家共同出演,大获成功。2016年,根据《生死对话》再次调整改编的《回望》交到以洪豆豆为代表的90后青年演员手中。为了演好这部戏,这些年轻人曾特地去江西老区体验生活,到大山里去,与朴实的当地人民交流,回来后,每个人都写了心得体会。而经过这部剧的磨练,这些青年演员也沉稳了许多。为了更好的呈现,青年演员们在演出前对剧目进行多次排练并在基层演出,也为昨晚的成功演出打下了坚实的舞台基础。

《芦荡火种》剧照
即将与明晚上演的《芦荡火种》则是沪剧的“压箱底”之作,演出版本是2014年,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复排的,由上海沪剧院著名沪剧演员程臻、钱思剑、李建华、徐蓉、凌月刚、金玉明等共同出演。
作为一部传世经典之作,《芦荡火种》集合了沪剧“丁派”、“石派”、“解派”、“邵派”等流派的精华。该剧诞生于半个世纪前,改编自崔左夫撰写的《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由上海沪剧院集体创作、文牧执笔,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掩护新四军伤病员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