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题为《上海申通地铁:说好的“让轮椅人士无障碍出行的美好生活”呢》的帖子引发不少网友关注。文中称,9位开行电动轮椅的乘客欲进入3号线宝杨路站而遭到拒绝。这批乘客最终有否上车?一开始遭到拒绝入站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对此,上海地铁今天发布了情况说明。
11月13日上午,9位开行电动轮椅的乘客集中到达3号线宝杨路站。“由于其开行的轮椅车属于加装自带动力系统和方向控制的无障碍轮椅,属不得进入地铁开行的交通工具,因此车站值班站长拒绝他们进入站台。”地铁方面表示,当天车站值班站长根据安全规范,向他们告知解释了需要断电和拆除车头的相关规定。
类似装置为何禁止进入地铁站?对此,东方网记者采访了上海地铁。“自带动力系统的残疾人车必须在卸载动力后才能进站,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绝大多数走行乘客的安全,防止因人、车速度差导致的人车冲撞等安全事故。”地铁方面表示,地铁空间除列车开行外,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人流系统,考虑到大客流的实际情况,人、车混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加带动力系统的残疾人车辆,明确要求必须在拆除车头和切断电源后,由车站工作人员或家属陪同,采用护送对接的方式乘坐轨道交通。”
那么,这9位乘客最终有否进入站点?地铁方面表示,由于部分轮椅乘客不理解,不同意拆除动力装置,在解释沟通上使用了较长时间。但经过多轮解释说明和沟通,最终残疾乘客先后同意全部拆除了车头并切断电源。最终,在车站工作人员、驻站民警等的共同配合下,分批护送他们进站乘车。同时也叮嘱他们,乘车期间,切勿安装车头开行电动轮椅。此外,宝杨路站同步通知上海火车站、中山公园、上海南站等车站,安排工作人员做好接力护送工作。期间,车站工作人员还帮助部分乘客解决了饮水、如厕等问题。
据统计,除上述9位残障人士外,宝杨路站当天上午还接待了4名乘坐轮椅的乘客,其中2位乘客乘坐无动力轮椅,由家属陪同进站,2位乘客乘坐电动轮椅,在切断电源后,由车站工作人员护送至站台乘车。

“上海地铁始终敞开大门,愿为所有乘客提供良好的客运服务,”地铁方面表示,前提是在保证地铁运营和乘客安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上海地铁也提醒有特殊需要的乘客,特别集中出行时,由于需要提前调动安排配套资源,可提前拨打服务热线64370000,便于站点做好相关对接服务。
东方网记者从上海地铁获悉,地铁方面正在制定明确残障人士地铁出行的新规范,将在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研究细化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