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浏览正文


沪上高校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2019-11-25 21:08:40
“这里展示的这本《关于如何打乒乓球》,是根据55年前徐寅生为国家女队讲解如何打好乒乓球的讲话整理而来,后来被毛主席批示,要向小将(徐寅生)学习辩证唯物论。”……在上海体育学院,“冠军思政课”的课堂,时常“移师”到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在这里,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乒乓球专业课教师和冠军球员经常联袂讲授一堂课,让学生们听得过瘾、走心!

  以国球为媒介,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四个自信”。记者获悉,在“冠军思政课”基础上全新开发的慕课《国球荣耀》即将上线,运用互联网思维传播正能量,提升思政课的时代感和亲和力,扩大思政课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沪上各高校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大思政”工作格局,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多种形式思政课引发“共振”

  在上海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是今年全新开发的一门试点课程,已成思政“金课”:不仅校党委班子主抓课程方案设计、校领导走上讲台授课,学校还整合校内外优质师资作为专题教学团队。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上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了5个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引培并举、强化教学名师传帮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在上师大,先后有5名青年教师在首次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中分别荣获特等奖、一等奖等——在沪上高校中获奖人数最多,奖项级别也最高。

  主题教育期间,沪上高校以提升思政育人实效为核心,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探索。

  这个金秋开学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新生们迎来一堂难忘的思政课:以王振义院士为人物原型的原创话剧《清贫的牡丹》,由师生联袂上演。王院士60多年从医生涯的感人故事搬上舞台,展示着他为病人健康而奋斗的执着。润物无声,借助“读、说、演、学、行”的立体化育人模式,医学生们纷纷从身边的榜样中汲取力量,坚定志向。

  在上海交大医学院,舞台思政课与课堂思政课、情境思政课、朋辈思政课引发了“共振”。通过这四类思政课,学校有机地将思政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融合,擦亮着学生们学医的初心。

  今年10月1日至3日,上海音乐学院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原创音乐剧《春上海1949》上演。这是上音探索“音乐思政”的新尝试。结合主题教育,《春上海1949》正式建立剧组之时,临时党支部就在中共四大纪念馆成立,参演的学生党员随即开展参观中共四大纪念馆的学习活动。不少学生说,这样的音乐思政课更加贴肉贴心,也更容易入脑入心。

  因校制宜搭设育人新平台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沪上一批民办高校抓住思政课改革的关键环节,不断探索思政育人新途径。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对话中国》系列讲座人气爆棚,是学校思政育才的新名片。不久前,曾创造“安全飞行年限最长(65年)”、“月飞行强度最高”、“单次飞行排险最多”记录的空军老战斗英雄、“百老团”成员孙佑民就担任了一回主讲人,为师生们讲述了“没有人民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精彩一课。

  依托建在校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老贤达思政工作室”的资源优势,在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党委牵头组建起以“百老团”为主的“超级讲师团”,先后开设《对话中国》系列专题讲座8次。

  上海建桥学院中央广场矗立着雷锋雕像,这里也坐落着沪上高校中唯一一家雷锋纪念馆。“新时代的新青年,仍然要学习雷锋、发扬雷锋精神。”上海建桥学院党委书记江彦桥说,结合主题教育,学校依托雷锋馆,深挖育人新养料,打造育人新平台。不久前,学校为党员学生上了毕业前的一堂思政大课,通过重温《雷锋日记》,引导大家争做爱岗敬业的“雷锋式”毕业生。“在《雷锋日记》中,‘党’和‘祖国’都是高频词,雷锋把祖国和人民时刻放在心中。”上海建桥学院大四学生吴君荟说,虽然时代不同,但青年人爱祖国、为国家奉献的使命是不变的,“我们应当向雷锋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在奉献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

  抓好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环节,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也以举办傅雷爱国情怀讲座、重塑傅雷读书会、举办《傅雷家书》图片展等多种形式,提升在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思政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

  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思政课和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不少高校把“机制攻坚”作为抓手,提炼可推广可复制的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

  在加强思政课课程群建设进程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发现,一些改革举措在具体操作阶段不时遇到“中梗阻”。为此,学校建章立制,明确要求各二级学院落实责任人,三年内将课程思政贯彻到全部教研室、全部课程当中;各二级单位的党政负责人应每周一次进课堂听课,每月两次参与教研室研讨,牵头一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联系一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这些“硬杠杠”的设立,确保思政课改革成为各学院的中心工作。

  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目前已100%纳入课程思政试点范围,学校通过制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领航高校建设方案”,保障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彰显。下一步,华政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加快人才引进,使学校思政课程体系更趋完善。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高温天气催热夜经济!申城暑期“旅游外卖”活跃,
·上海气温直冲40℃,这些天用冰箱时,这些细节千万
·2024沪港城市更新研讨会召开,探寻高质量发展“最
·燃动艺术之夏!上海文化广场迎来音乐剧盛宴:四部
·共赴一场夏日狂欢!“苏河清梦·舟游市集”梦清园
·因对磨骨整容效果不满,上海女子持刀划伤医美中介
·上海女子独自徒步希夏邦马雪山失联10天,当地警方
·8月2日22时,上海北横通道东段主线试通车
·新虹街道这里提前竣工!周边居民和商家自此告别困
·申城夜公园人气旺 和平书院里享清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