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熨斗行云流水般在布片上移动,忽而重压,忽而轻抹,配合着手指的灵活拨动、拉推,布片的纤维按照人体弧度不断改变走向……不是业内人士,很难想象,这看似寻常的熨烫功夫,竟暗藏奉帮裁缝的精湛技艺。
一件衣服、200道工序——“生活挺括!”这是老字号“亨生”西服给几代消费者留下的最深记忆。今天上午,“亨生”品牌创建90周年庆典暨《亨生奉帮裁缝制作技艺》首发仪式在“亨生”陕西北路旗舰店举行。活动现场,“亨生”传承人肖文浩为大家现场展示的“推归拔”烫,演绎了“亨生”传承九十年的手上功夫。

图说:肖文浩在现场展示“推归拔”烫技艺。陶磊摄(下同)
奉帮裁缝起源于乾隆末年,在中国服饰文化形成和繁荣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1929年,奉帮裁缝徐继生创立“亨生”,因对中山装进行改良和独创的修身裹袖、时尚挺括的西服造型而闻名沪上,奠定了“亨生”在奉帮裁缝中的引领和支柱地位,成为上海滩奉帮最著名的店家之一。荣毅仁家族等豪门商贾、名家名流,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乔奇、蒋大为等均是亨生的老常客。2011年,“亨生奉帮裁缝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说:亨生西服陕西北路旗舰店内景
今天上午,“亨生非遗传承工作室”也正式揭牌。身为“亨生”传承人、首届“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肖文浩为大家讲述了“亨生”的历史沿革、品牌文化和工艺特色,以及他46年专注学习、研究、传承与创新奉帮裁缝技艺的匠心故事。肖文浩说,“亨生”裁缝工艺有200多道步骤,其中有许多关键性工序和高难度技艺。除了“推归拔”,还有“做衬”“扎驳头”“中间烫”等等,这些工艺是支撑亨生这一品牌经久不衰的重要基础。比如“推归拔”,就是为了使服装造型符合人体结构和着装人的体型特征,通过烫艺,对各个部位造型进行定型,使人穿着时动静自如。
而作为“亨生”90“大寿”的庆生礼,《亨生奉帮裁缝制作技艺》一书上午现场首发。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亨生”西服“四功”“九势”“十六字”特色的制作工艺标准汇编成册,规避了传统师徒口传心授方式导致的手工技艺流失风险,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传承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