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清蒸鲈鱼,如何做得既美味又营养?食材本身和所用的炊具同样重要。1月5日,在长三角区域(余杭)校地合作联盟成立暨长三角(杭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城启动仪式上,一个“生产炊具的”和一个“研究食材营养的”一拍即合——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合作协议,将共同组建联合研发中心。
老板电器行政副总俞佳良说:“我们将联合高校科研力量进行科技研发,让厨房家电以智能化控制方式,按照不同食物烹饪的最佳营养曲线去控制食物的烹饪过程,从而烹饪出既美味又营养的食物。”
不仅如此,在本次启动仪式现场,南京大学、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等7家长三角区域优质高校也纷纷与余杭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这也标志着以余杭为主的“引智”团队为长三角科创加码,跑出了“校地合作”新速度。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走向深入,余杭基于校地合作的基础,紧密结合学科、人才资源及一批重要科技新成果,不断探索校地合作新机制、新模式。
现在这些探索有了实质性进展,呈现出校地合作“升级版”——由余杭区携浙江大学等15所校地合作联盟高校发起,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长三角高校共同参与的长三角区域(余杭)校地合作联盟成立。依托该联盟,将为余杭集聚长三角区域优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资源,构建以数字经济为龙头,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时尚设计、节能环保等产业为主攻方向的产业体系。
“年前我们就和亨石科创园进行对接,他们拥有建筑数字化项目、企业资源,还有专门的扶持基金,这与我们学校的科研方向十分匹配。”同济大学工程与产业研究院项目主管张一卉说,接下来要针对建筑数字化领域开展细化的合作项目,产生高校知识溢出的经济效益。
此次与同济大学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建立校地合作的亨石科创园,就位于余杭区临平新城核心区。未来,这里将会是长三角(杭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城。
余杭前期规划22.4万平方米的区域空间,将建立“人才+项目+资本+服务”的发展模式,计划引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今后,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余杭分中心也将落户于此。(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