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医疗组组长张文宏分析疫情
“今天的工作是从凌晨开始的。”昨天凌晨,上海医疗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教授从河南坐飞机赶到上海,下了飞机后直奔80公里以外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早上7点半,张文宏出现在病房了解上海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人情况,制定最新的治疗方案。
自从疫情发展以后,作为上海医疗组组长,张文宏马不停蹄,带领上海医疗组日以继夜和新型冠状病毒赛跑。他指出,这几天病例数大幅增加,并不代表疫情再加重,事实上是检测力度加大了。对于疫情何时能控制好,张文宏坦言:“就像老话说的,只听到时间的滴答声,不知道时间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元宵节之前是否能够控制疫情,是战胜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关键点,希望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清除病毒,让病毒重新退回到自然界。”
病例数增加因检测力度加大
1月28日0-24时,31个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59例,新增重症病例263例。对于最近确诊病例数增加,张文宏表示:“大家都不要仅仅关注一天有多少例。”他认为,病例数增加不代表病情加重。在病毒研究领域有一句名言:“没有检测就没有传染病”。
每天病例数上升,从临床来看,受三个因素决定,即患病人数、构成比(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当地检测力度多大。目前看来,武汉当地检测力度够大,数字飙升说明当日检测试剂到位了!
张文宏表示,首批武汉病人病毒潜伏期达14天,在国家尚未实行强有力举措之前,武汉当地出现1、2、3代病例交叉感染,导致当地病人数量指数级上升。后期随着社区防控到位,病例数将渐渐回落。
对医患同步开展心理干预
对于目前上海确诊病人的救治,上海医疗组组长张文宏在几天前就率先提出了需要心理干预。“在非典期间,有个别病人对疾病产生了莫名恐惧,当时就很早进行了心理干预。”他说。
目前,上海已经有一位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进入金山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负压病房,每天穿着防护服、戴好口罩和病人聊天,减少病人对于疾病的恐惧。另外,对于奋战在最一线的医生护士们的心理干预同步开展。
据悉,目前上海对于确诊病人进行治疗的医疗组专家来自各家医院,包括中山、华山、瑞金、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公共卫生中心等,就是一个“医疗联合国”。张文宏另一个任务就是每天协调好这个临时集结的医疗组。
另外,他也发现,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谣言满天飞。“空气中不能闻到病毒的味道,而是恐惧的味道,基于科学依据来传播正能量,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两周内有望看到初步成效
对于武汉疫情,张文宏非常有信心:“在未来的几个星期内,疫情一定会控制好。”
武汉以外的城市怎么样了,也是医疗专家组的专家们密切关注的。“我这几天在河南,跟着卫健委专家团收获很大,我再次感到这次是必胜的。河南社区精细化,管理好每一个人、每一辆车,给予居家观察的病人充分的物资保障。”
目前,除武汉以外,各大城市疫情保卫战也已经打响,输入性病人快速确诊,及时隔离及时治疗。这场战役或长或短一定会结束。
张文宏指出,传染病中扩散最厉害的是麻疹,现在控制得很好,因为有了疫苗;艾滋病扩散厉害,但是有药物;埃博拉病毒的扩散指数只有新型冠状病毒的二分之一。新型冠状病毒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它的扩散能力仅次于艾滋病,没有药物,没有疫苗,只能隔离、精准控制和防控。“如果这次没有处理好的话,很容易成为季节性病毒。因此,大家必须齐心协力,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清除病毒,让病毒重新退回到自然界、山林、山洞。未来两周内可以看到初步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