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8日上午10:30,上海市举行市政府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国资委负责人出席,介绍上海最新出台的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为全力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28条综合政策举措:包括加大对防疫重点企业财税支持力度、减免企业房屋租金、对相关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免除定期定额个体工商户税收负担、适当下调职工医保费率等,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会上,澎湃新闻向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提问。
澎湃新闻:请问马春雷主任,最近各地陆续出台减负措施,请问上海市在形成综合性政策措施过程中重点考虑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马春雷: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现金流暂时性困难是当前众多企业面临的“急难烦愁”问题,也是我们这次制定政策的首要切入点。为此,我们着力采取“减免缓退”对策,努力缓解企业的燃眉之急。初步测算,“减免缓退”各项政策预计可为企业减负400亿元左右。其中,在社保用工方面,除了2月3日已经发布的本市援企稳岗4条政策外,今年还将适当下调职工医保费率,预计各项社保政策可为企业减负约180亿元。在财税扶持方面,形成财政补贴、税费减免、贷款贴息、延期纳税等政策组合拳,预计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可为企业减负约155亿元。
二是坚持精准施策,助力小微渡过难关。此次疫情波及的行业面宽,特别是从事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广大中小微企业亟需政策支持,这也是我们这次制定政策的重要关切点。比如,聚焦企业疫情期间营业收入减少而固定成本不变的突出问题,我们推动国有企业向中小企业让利,凡是中小企业承租的本市国企及园区房产,先免收二、三两个月份租金;为鼓励全市企业踊跃支援实体经营的中小租户,我们对主动为租户减免房租的企业,进一步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这两项政策预计可为中小企业减负超过30亿元。又如,考虑到按定期定额纳税的个体工商户数量多、规模小、吸纳就业作用强、但承受疫情冲击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我们在全国率先实施疫情防控期间“双定户”定额税款全免政策,惠及全市面上约12万户。
三是坚持远近结合,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在聚焦当下疫情、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同时,上海也同时在思考,如何营造既利于当下、又利于长远的企业发展环境。为此,我们针对疫情期间企业受不可抗力影响产生的延迟交货、延期还贷、合同逾期等失信行为,我们明确提出要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不将其列入失信名单,为企业信用保驾护航。又如,针对不可抗力等疫情期间易发多发的法律事件,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应急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就不可抗力免责等防疫中的有关法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