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讯版块 >> 01 本地资讯 | 02 长三角频道csjol.cn | 本站不刊发涉政治、国际、时评、贸易争端、涉外涉港澳台文章
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L> 浏览正文
人口红利已到尽头!大湾区和长三角,谁能笑到最后?
 
2020-2-25 11:17:32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哭笑不得的新闻:

湖北咸宁某一社区发出紧急通知,通知规定家人之间必须隔离,夫妻必须分床睡觉,分餐吃饭,在家戴口罩…

当然,疫情之下,社区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这也不是强制要求,但给人看了心里总不是个滋味。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某地集中抓捕违反防控措施的人,用一辆装生畜的货车来装人游街。

一位老人在家门口晒太阳,因为没戴口罩,硬生生被拉去拘留。

为防止居民外出,当地派出人手,挨家挨户的用木板钉死大门。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这些用力过猛的防疫手段几乎都出自小地方,而在当下返工大潮下,大湾区、长三角这些地区不仅不歧视,还自己掏钱把这些外地人请回来。

在小地方遭受的苦,在大城市中就能挣回来,甚至你会发现,很多情况下,回到大城市才有人权。都是同一个国家,为什么差别就如此之大?

这其实是人口迁移的必然后果。

过去,我们常说的人口迁移,一直都是从农村流入到城市,不管是一二三四线城市,哪怕只是十八线小城镇,都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这是我们过去30多年来人口红利,也是支撑中国房价不断上涨的引擎之一。

但现在这几年,情况不一样了,人口数量的红利已经到了尽头,我们国家的人口迁移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从2011-2016年常住人口增速来看,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增速仅为0.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5%,甚至还低于一二线城市。也就是说,人口迁移发生了分化,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增速加快,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入增速减少。

一二三四线城市常住人口增速

毫无疑问,这些三四线城市减少的人口都流去了一二线大城市,所以,现阶段的人口迁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从农村到城市,而是农村、三四线城市集中流入到一二线大城市。

一二线城市不断壮大,为留住更多的人才,出钱又出力,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而又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三四线城市因为人口流出,地方经济落后,管理僵化,官僚主义和保护主义浓厚。在对待问题上,往往不顾民众的感受,采取“一刀切”式的懒政。

这就是为什么疫情防控下,很多小地方出现了过度防疫、暴力防疫的乱象,但反过来,像大湾区、长三角这些地区更人性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另外,城市群的发展也是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

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人口迁移最终会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群,中国有很多城市群,从北到南,十个手指都数不来,但真正称得上核心城市群的,只有大湾区和长三角。

摊开地图你会发现,这两个城市群都是多个城市多点开花,除了核心城市外,其他几个城市几乎是实力相当。

比如长三角,除了上海一马当先外,杭州、苏州、南京、宁波这些城市,都是万亿GDP级别,不相上下。大湾区就更不用说了,光一线城市就有三个:香港、深圳、广州,剩下的东莞、佛山、中山都是中国制造业的大户。

左:长三角,右:大湾区

这种多个大城市的聚集业态,形成一种集聚效应,即多产业,多环节相互融汇,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从而产生更高的经济效应。而这又能促进城市的治理水平的提高,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才,这和前面提到的人口迁移是同样的道理。

集聚效应的另外一大优势就是充分的相互竞争,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知道,中国很多城市都是一家独大,这种举全省之力、举全区之力发展起来的城市在城市管理态度上就很容易高高在上,对民众的呼声往往不够重视。

比如这次疫情之下的武汉,本质就是一家独大,与周边省市的关系只是虹吸和被虹吸的关系,谈不上城市之间相互协作,更谈不上相互竞争。导致在紧急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向上面交代,而不是考虑人民的呼声。

而如果放在充分竞争的城市群中,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各个城市都在想破脑袋怎么抢人才,怎么招商引资,在城市管理上就会抱有一种服务从业者的态度:想尽办法伺候好城市里的每一人,自己才有饭吃。这样城市管理态度,在危急时刻不一定会救命,但至少能够被平等的对待。

这就是为什么在疫情之下,大湾区和长三角如此不遗余力的在请回外地人的原因。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城市相比,高下立判。

大湾区和长三角,放在一起,怎么比?

其实,这两个城市群没必要去一比高下,在经济发展一盘棋下,缺谁都不行,就像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关系一样,你能说哪个湾区更能代表美国吗?都不能。中国的大湾区和长三角也一样。

但在城市群发展上,大湾区和长三角是存在差异的。

前面说了,城市的集聚效应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那么一个城市群未来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城市能否更集聚,也就是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集聚,形成同城融合发展,最后发展成为交通紧密的都市圈。

以世界第一大都市圈——东京都市圈为例,1956年以前,东京还只是东京都一个城市,随后产业外扩至周边的县(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市”),形成集聚发展,通过密集的轨道交通联系,最后才形成现在“1都7个县”的大东京都市圈。

东京都市圈的轨道交通总长度超过2500公里,超过北京(678公里)和上海(705公里)的总和,可见其都市圈发达程度。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图

回过头来看大湾区和长三角,大湾区已经有广佛都市圈、深莞惠都市圈了,未来随着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的开通,未来大湾区有进一步融合成一个大都市圈的可能。而长三角,明显城市过于分散,至今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都市圈,当然,上海—昆山/太仓可以值得一提,但联系远没有大湾区那样紧密。

想想看,未来,一个年轻人来到大湾区,发现这里的交通方便到完全可以双城生活、多城生活,来去自由,还可以抹平高房价,你说他还会离开吗?

无论怎样,大湾区和长三角都是中国的核心,但明显大湾区更具想象力!

(本频道联合编辑:长三角在线 www.csjol.cn 和 上海在线 www.shzx.com) 打印】【关闭】【顶部
+ 相关信息咨讯
·宁波银行衢州分行正式开业 深耕长三角腹地更进一
·税收服务为长三角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2020扬州交通重大项目提前曝光!153亿宁扬城际地
·绿色金融体系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复工
·地方债发行快马加鞭!资本市场追捧“长三角”概念
·3.15期间长三角涉疫情投诉举报多为口罩、旅游、客
·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上海建工与上海青浦
·上海建工与青浦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服务长三角一
·长三角地区平均商业活跃度步入稳步增长阶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www.shzx.com自身不采编任何新闻信息,本站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本站不刊发涉政治、国际、时评、贸易争端、涉外涉港澳台文章。
2. 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0 上海远方信息&资讯厨房 ChinaPUB 3 上海在线SHOL www.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即日起本站不再设国内、国际、时评等国家严控新闻信息栏目 不再刊发涉政治、国际、时评、贸易争端、涉外涉港澳台文章 欢迎各级部门监督指导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商业合作及不良信息处理电话:021-34121912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