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财经企业 > 财经快讯> 浏览正文


2019 中国调快了这张时间表


 
2019-12-29 20:02:48

 来源:国是直通车

  金融市场不断成长

  扩大金融开放等于“引狼入室”?

  由于中国金融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弱,一直以来,不少人都担心开放该领域会对国内相关行业和市场稳定形成冲击。

  中新社发 严大明 摄

  然而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开放程度不断加码的中国金融市场并未因外资“来袭”而丢盔卸甲,反而在与世界交往中不断成长。

  提速

  一张被“调快”的时间表,是2019年中国加速金融开放的证明。

  7月,中国宣布深化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开放举措,将原定的2021年取消证券、期货、寿险外资股比限制提前至2020年。

  8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重磅出台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从银行、保险、券商、基金、期货、信用评级等多个领域放宽相关境外机构在华发展限制。

  10月,新修订的《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进一步放宽了相关方面准入限制;证监会亦宣布自2020年1月1日起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至此,中国银行(3.690, 0.01, 0.27%)、证券、保险业市场准入均大幅放开,由此释放的利好,也吸引各大外资金融机构“排队”登陆。

  据统计,仅今年前10个月,银保监会就批准了包括创兴银行上海分行、澳门国际杭州分行、韩国釜山南京分行、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18项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筹建申请,批准包括约旦阿拉伯银行上海分行、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交银康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内的15项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开业申请。

  11月,首家在华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德国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此外,今年1-10月,官方还批准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增加注册资本或营运资金共计152.72亿元(人民币,下同)。

  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说,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参与为中国金融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互利

  银行业资产世界第一、保险业资产规模世界第二……无穷的市场潜力,是吸引各大外资机构争相来华的重要原因。

  截至10月末,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了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4家母行直属分行和151家代表处,外资银行营业机构总数976家,资产总额3.37万亿元。

  同期,境外保险机构在中国设立了59家外资保险机构、131家代表处和18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513.63亿元,总资产高达12847.47亿元。

  “此轮对外开放之前,我们就一直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一方面,中国经济具有较强增长潜力;另一方面,中国的金融监管环境清晰高效,相关政策立足于推动行业发展,“非常具有吸引力”。

  陈东辉认为,中国今年推出的新一轮金融开放措施力度大、节奏快,让国际保险业颇为振奋。“监管部门在各领域推动对外开放的步伐非常一致,一旦条件成熟就加快推出相应政策,这对增强国际保险市场信心非常有帮助。”

  对世界来说,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机遇;对中国而言,向世界敞开怀抱则有助于弥补自身短板。

  作为重要的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于今年8月初正式在北京成立全资中国法人机构,并以人民币作为其服务和产品计价货币。这是该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继美元、欧元后接受的第三种国际货币。

  SWIFT亚太地区支付、贸易和通信董事总经理迈克尔.穆恩(Michael Moon)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说,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国际化,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正与国际社会积极加强互动合作,但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一些工作流程、标准或知识的不匹配现象。

  他介绍说,SWIFT在中国已有约600家用户,包括金融基础设施、银行、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及企业。该机构未来将从跨境支付,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着手提供相应金融服务对接中国市场需求,也由此让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更多关注中国。

  平衡

  观察过去一年里中国金融的开放进程,“平衡”二字亦是关键词。

  对内外资金融机构更加一视同仁,是这种平衡的表现之一。

  以中国金融业“老大”银行业为例,近年来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呈现“几多几少”:其在华机构数量、经营地域、服务对象、经营业务种类、实现利润从少到多;同时,中国对外资银行的限制性规定、审批事项、中外资银行监管政策差异则从多到少。

  保险行业亦是如此。陈东辉告诉记者,随着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能越来越公平地竞争,未来中资机构与外资机构之间的区别将淡化,真正的检验标准是其能否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对所在行业是否有贡献,专业能力能否得到大众认可。在此环境下,中国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也将得到提升。

  平衡,还体现在处理好开放与风险的关系。

  金融业持续扩大开放必然带来更多跨市场、跨地域、跨国界资本流动,催生更多金融创新,金融市场等领域的顺周期性和跨市场财产性问题也会相应变得突出。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不仅要与经济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相配合,与国内金融市场承受能力相适应,还要与金融监管能力和金融法制建设相匹配”,中国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只有在监管到位的情况下,金融开放才能起到促改革促发展的积极作用。

  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亦对此给出“定心丸”说,在金融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监管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不仅要确保把门开得开、开得大,也要确保金融安全稳定。”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商业没有捷径,但可以“换道”
·最美W SQUARE夏日多巴胺市集来咯!多重福利加上保
·央行:上半年人民币存款余额295.72万亿元,同比增
·上半年银行退出千余家支行、分理处等
·2024年东吴双创峰会启幕 XR创新企业VITURE惊艳亮
·第七届进博会企业展签约面积超35万平方米,26家企
·三大航上半年继续减亏,南航二季度环比转亏:国内
·贸易规模再创新高!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2024年全国夏粮获丰收,产量比上年增长2.5%
·太平人寿上海分公司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