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的几天,全国多地开通了新的轨道交通线路,成为2019年中国城轨发展的缩影。
12月25日,苏州轨交3号线、厦门地铁2号线开通;12月26日合肥地铁3号线开通;12月27日成都5号线、10号线二期、有轨电车蓉2号线开通;12月28日北京、济南、天津、广州、郑州5城6线齐通车;12月29日呼和浩特首条地铁开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20年1月1日发布统计,2019年中国内地新增城轨运营线路长度共计968.77公里,创历史新高。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资料了解到,中国内地城轨2018年新增运营里程为728.7公里,2017年新增里程880公里,2016年新增534.8公里;而在“十二五”(2011-2015)期间,累计新投运线路2019公里,平均每年约400公里。2019年新增的近千公里线路,大幅超过近十年的年增量。
2019年,中国内地有5个城市首次开通了轨道交通,分别是温州、济南、常州、徐州、呼和浩特。除温州开通的为市域快轨外,其余四城开通的均为地铁。另有27个城市新增线路(段)投运,其中新增线路26条,新开延伸段或后通段24段。
2019年,国家发改委共批复郑州,西安,成都三个城市的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新获批建设规划线路长度共计486.25km,总投资额共计3425.78亿元,获批线路系统制式全部为地铁,另有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调整获批,涉及线路长度共计201.2km,总投资额1222.12亿元。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6730.27km。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单轨、市域快轨、有轨电车、磁浮交通等多种制式,其中地铁占比最高,达到77.07%,其次是市域快轨10.63%,现代有轨电车6.03%。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顺平对界面新闻分析称,城市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建设周期都比较长,一般需要4-6年的时间,2019年新增的城轨与多年前的集中规划批复有关。 |